——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纪实
近日,在市文化馆一楼舞蹈艺术辅导中心教室内,五年级学生左奕文正在老师的辅导下练习蒙古族民间舞,举手投足间,俨然一位专业的小舞蹈家……据她介绍,今年是自己在这里参加免费舞蹈培训班的第三个年头。像左奕文一样,这里每年有大约2000多名学员参加由市文化馆举办的免费培训班,这是我市全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所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我市以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为目标,以创建提升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深化“圈网融合”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城乡居民提供越来越优质的精神文化大餐。
高标准建设文化设施,打造文化服务载体。在原有的市文化馆、图书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的基础上,又高标准建成了博物馆新馆、名人馆、超然台、文化馆新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游泳馆、5处名人故(旧)居以及潍河公园广场、超然台广场、博物馆广场、体育馆广场等20处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还新建、改建了恐龙博物馆、暴龙馆、青少年宫、影剧院等;在已建成8处镇街文化广场、4处镇图书馆的基础上,年内又改(扩)建5处镇街文化广场、新建3处镇图书馆。培育扶持百家示范文化大院、百佳文化广场。新建成两处特色农家书屋。年内实现社区电子阅览室和城市社区书屋全覆盖。
突出思路创新,完善“圈网融合”服务机制。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作全部纳入服务网格进行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服务联动机制。对“两公里文化服务圈”和网格化公共文化管理服务进行深度融合。健全充实市-镇街、市属重点园区-社区-自然村四级文化管理服务队伍。选拔培养百支民间业余文化队伍、百名优秀文化志愿者和千名农村文艺骨干,扩大作用发挥和成长空间。筹划开通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站,加强顶层设计和信息交流。
举办系列文化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连续举办21届庆新春广场文艺演出、24届迎春灯谜竞猜、送书画下乡、中秋文艺晚会等节庆文化活动。组织了社区文化节、“龙城舜韵”文明之夏广场文艺演出、“龙城舜韵”文明之夏广场电影展映、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广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孝德文化讲座、古琴培训、剪纸等非遗知识进校园、进社区活动。201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茂腔文化节,今年举办书画、摄影、艺术品、剪纸、非遗等文化艺术展览近20场。统筹舜龙艺术团、民间文艺团体、庄户剧团演出力量,开展送百场歌舞进社区、送百场戏曲进社区演出活动。
推行“1+2”模式,抓好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在社区全面推行了“1+2”人员配备模式,即明确一名在编社区工作人员担任专职文化管理员,从大学生村官、社区公益岗位人员、退休教师、离职干部中选聘2名左右人员担任兼职文化管理员,实行市里备案、持证上岗。注重加强文化志愿服务,全市已发展文化志愿服务队伍200多支8000余人。抓好镇街文化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业务骨干培训,提高基层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管理等的水平和能力。利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免费举办古琴、竹板快书、书法、美术、舞蹈等文化培训班,壮大业余爱好者文化队伍。举办好全市农家书屋图书管理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工作人员培训班,实现人人持证上岗。(记者 耿娜 通讯员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