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
□ 大众日报评论员
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创新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是推动山东全面深化改革,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一招。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治理体系,让政府和社会各归其位、各负其责、良性互动,既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各项改革举措顺利推进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着眼于简政放权,大力削减审批项目、改善营商环境、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打造了“民生在线”“信访联调”“平安协会”等一系列社会管理服务品牌,有效激发了不同社会主体的发展活力,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但也必须看到,一些地方的有形之手在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还伸得有点长,该放的权没有放到位,而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该管的事没有管到位;一些同志的现代社会治理理念仍较为缺乏,管制思想依然较重,服务观念还不强,在社会管理实践中,习惯设路障的多,设路标的少,单纯依靠管、控、压、罚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要充分看到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紧迫性,着眼于社会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动社会治理方式转变,补齐社会建设“短板”,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要敢闯新路,抓住重点。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走到前列,往往意味着社会建设和治理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比其他地方早发先发。在社会利益多元、思想观念多变、社会矛盾凸显、民众期望值增高的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没有现成的办法可循,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是惟一选择。社会治理创新,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价值坐标,以重大问题为导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探索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新路径,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机构,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要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做好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要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实现社会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分配社会利益、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而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调整利益关系与行为规范、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最为根本的依靠。在新形势下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牢固树立按法律制度办事思维,坚持依法治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调整社会关系、保障社会和谐,同时把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使社会治理涉及到的各个行为主体都在法治的轨道上想问题、办事情;要加强制度保障,既改革不适应社会治理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据《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