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武汉崇仁路小学,11岁的杨赡闻算得上名人,因为他“情商非常高”,刚刚被同学们选为“学生校长”,且近日与校长共进午餐时所提“教室应统一装空调”之建议获得同意。
据说,杨赡闻的父母是企业管理人员,很重视培养儿子的情商,“反倒是奥数、作文培优等可以缓一缓”,在儿子的情商教育上3年已花6万元。
尽管,随着社会发展,美国心理学家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情商(EQ)概念已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了解,很多人也认识到它比智商更能决定事业能否成功,但在一考定终身的现实下,家长抛却奥数、作文培优等“应试学科”而为孩子选择情商培养,如此“反常”案例仍属罕见,家长的高瞻远瞩值得尊重。
但是,这一做法却难说有多大的效仿空间。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家境殷实”,可以每年拿出数万元钱供孩子训练情商;更重要的是,这种自费、个体分散式情商短训,注定不能成为中国情商教育的主流。
公认的事实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里,情商教育早已成了必修课,但中国教育依然只重智力开发而轻情商养成,这一畸形现状对孩子的人格养成极为不利,中国教育必须尽快补齐情商教育缺失这一环。 (文/刘凤羽 图/王若静)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