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与狂热的旅游气氛相对应,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也再一次出现集体爆发。
升旗过后的天安门广场留下5吨垃圾,圆明园游客不顾警示随意攀爬古墙遗址,宁波雅戈尔动物园里游人用纸屑向动物投食,泰山步道旁苹果核、橘子皮不时从山上滚落,等等!可以这样说,全国没有一个景区,不留下大量不文明的旅游行为。
虽然这些不文明行为,仍然可以加上“少数人”或者“极少数人”的前置词,但是,“多数人”或者“大多数人”是否做到了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呢?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给自己的旅游行为打打分呢?
事实上,媒体所报道的这些现象,只不过是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冰山一角,更多的不文明行为藏而不露,只是没有超出社会的忍耐度,没有达到人所共愤的地步。如果将发生在旅游景区的所有不文明行为列举出来,绝对是一本可以让每个人感到脸红的“文明教科书”。
也许有人认为,游客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与景区过于拥堵、人员过于密集不无关系。我们并不否定这些客观因素,但是,同样是旅游,同样是在拥堵的景区,为什么其他人可以文明地旅游、文明地对待景区拥堵呢?关键还在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存在差异。
其实,除极个别特殊情形之外,旅游中的绝大多数不文明行为,都不过是日常行为的集中反映罢了。譬如乱扔垃圾,凡是在景区如此做的,在日常生活中也好不到哪里去。又如在旅游过程中偷摘银杏和冬瓜,凡是有此行为者,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爱贪小便宜,爱做一些让人不齿的事。因为,一个人的行为,决不会在旅游和不旅游时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
也正因为如此,给自己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打分,就是给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打分,给自己的社会形象画像。如果打分的结果连自己都感到不满意,都会脸红,就应当自觉地去修正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能够进入到文明所需要的范畴。
当然,在现行条件下,要想使每个人的行为都达到文明标准,完全依靠自觉是很难做到的,还必须加大刚性约束的分量,提高刚性约束的效果。譬如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点名曝光、处以高额罚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追究刑事责任等,可能效果会更好。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包括旅游文明等在内的社会行为也会受到外界越来越多的的关注和重视。如果我们仍然将自己的行为停留于物质高度贫乏年代的水准,甚至比物质贫乏年代更低,这对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是相当不利的。这一点,必须引起所有中国人的警觉。(谭浩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