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子陆步轩的成功,让外界对“杀猪匠”这个职业少了一些偏见;而“屠夫学校”的开办,又让公众对一个产业有了新的认识:全国一年消费的猪肉超过10万亿元,如此巨大而广阔的市场,简直就是个储量巨大的金矿。如果愿意,谁都可能成为陆步轩第二,并像北大毕业生中第二个卖猪肉的陈生那样,把猪肉卖出“大学生水平”。
所有人都向往白领般的生活,却非人人都能如愿。出于对职业的偏见,以及同质化的选择,很多人宁愿在一棵树上吊死,也不愿另作选择。在“宁做凤尾不做鸡头”的职业取向下,一方面基层和中小企业急需人才,却难以寻觅;另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又聚集大城市,僧多粥少。这导致人才资源的闲置与紧张同时存在,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按理说,任何一种行业都需要高端人才,任何高端人才都可以从事任何职业。谁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应成为新闻。然而,现实之中,“大学生回乡务农”、“硕士生承包荒山种树”、“清华毕业生当城管”居然成为新闻,而大学生当洗脚工、淘粪工的消息,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用来取笑或叹息的谈资。无论是期待就业的大学生,还是社会成员,都被固化而带有偏见的职业观所绑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当有更多的高端人才沉淀于基层,甘愿从第一线做起,无论对于其个人的成长,还是产业的升级、经济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如果人才不愿意从事传统而基础的产业,又如何能促进其升级换代实现科技化和现代化?而缺少了成长空间的个人,也难以实现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屠夫学校”是一种职业化教育,其提升的不仅是一种行业经验、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职业观念以及行业偏见,使个人认识更趋于理性和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