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生全部录满”,这是今年济南市高中招生规则采取的新政策,由此产生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一名393分的考生进入了重点高中,统招生考入这所学校很可能要达到530分。这个颇有“戏剧性”的招录结果引发热议。
按照目前的录取规则,那位393分的学生在学校里应该也是学习不错的。这个393分战胜530分的事例,反映了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项新政策是否继续推行,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需求,不能因为一时的痛就止步不前,更不能走回头路。现在应该讨论的并不是指标生是否应该存在,而是如何通过指标生评价制度,打破好学校越来越好、普通学校“积贫积弱”的怪圈。
如果没有指标生的存在,初中教育将陷入类似于马太效应的恶性循环中,给人们带来非常严重的焦虑感,这是指标生评价制度力图改变的。现在摆在很多家长面前的问题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就得上重点高中,就得上好的初中、好的小学,孩子还没出生就要考虑学区问题。如果没买到好的学区房又想让孩子上好学校,肯定要择校了,由此产生的择校费、房租都是很大的支出。指标生的出现,会引导一部分优质生源放弃择校,带动教育资源从集中到分散,逐步弥补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国家这二十年推行指标生政策,包括今年济南市“指标生全部录满”的招生规则,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不可否认的是,调整会带来阵痛,但新政策是否执行下去,还要看发展的大方向。目前中国施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就包括在其中,如何保证初中生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这才是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从现实来看,教育资源向更多的学校分散,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包括高价购买了学区房的,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把通向教育资源公平的道路中断了。希望将来会像济南市教育局承诺的那样,把指标生评价制度一直推行下去,让更多的在普通初中学习的学生,也能拥有考入重点高中的机会。
当然,考虑到阵痛的不可避免,政策的调整可以考虑得更细致、更全面些,在新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减少学生和家长们的焦虑感。从报道来看,有不少家长都在为是否给孩子择校做着考虑,指标生占的比例是否会越来越大,每个初中分配多少个指标又是怎么确定的,如果家长工作调动孩子不得不转学,又应该怎么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明确的答复。既然推行指标生的大方向确定了,具体的配套措施当然是越及时公布越好,既回答了家长们由于“393分上重点”产生的疑虑,也给孩子们的未来规划更好地提供参考。
从全省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高中录取的指标生比例在60%-70%之间,济南市计划到2016年实现100%指标录取,是一项大胆的探索。在新政策的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问题,要克服这些困难,各方面还得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