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泽青 通讯员 周显江
闫明,现任市公安局桃林派出所所长,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怀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秉承并身体力行“情系百姓、致力平安”的诸城警务工作理念,扎根农村社区,勤奋忘我工作,以保一方平安、护一方百姓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区居民的真心爱戴。先后被授予“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潍坊市优秀人民警察”“诸城市优秀政法干警”和“优秀社区民警”等荣誉称号。
“让社区居民安居乐业,是社区民警的职责”
从事农村社区警务工作以后,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平安社区”创建上,实施了心防、人防和技防三个防范工程。他积极争取社区支持,组建成立了社区治安巡逻队,并发动社区居民来参加。在一次巡逻中,闫明和警务辅助人员丁玉政在纵三路西侧,远远地看见一个人将一辆电动车扔在一片树林旁边便不见了人影。他们赶紧追过去,发现是一辆黑色的七成新的电动车。电动车里有一只打气筒,车上有明显的撬盗痕迹。于是,他们便把电动车推回了警务室。经过多方打听,得知与大杨家庄子社区相邻的西王门庄的代启强20日晚上丢过一辆电动车。上午11点多钟,当代启强领到失而复得的电动车时,他非常激动,说什么也要请闫明吃顿饭,闫明委婉地谢绝了。事后,闫明主动带队加强巡逻,防止社区再发生被盗案件。
“我就随便一说,你还真当个事办了”
为了增进与社区居民的情感,闫明主动承接了为社区居民发放二代居民身份证的任务,每天到社区的村里入户走访时,闫明都提前将要去走访村庄居民的身份证准备好,进村串户时,拿着办好的身份证,以证找人,借送“二代证”的机会,上门走访,拉近社区居民与民警之间的距离。
在社区里工作时间一长,闫明发现,居民求助的事情虽然小,但对他们来说却是大事。社区居民赵顺池,在上世纪90年代初填报姓名的时候,由于填报人笔误,将“顺”字误写成了“训”字,虽是一字之差,却给他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他弟弟在东北,有时给他邮寄一些东北特产,却因为姓名和身份证不符而不能收取。闫明入户走访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到村里进行了核实,并到派出所查阅了相关档案,确定是会计笔误引起的,于是便帮助老赵整理材料,并联系相关部门帮老赵更改回了以前的名字。当闫明将更正好的户口本送到老赵手里的时候,他感动不已:“我就随便一说,没想到你还真给当个事办了!”
忠诚架起警民“连心桥”
在社区里,闫明还有另外一个头衔———“治安调解员”。社区里东家婆媳闹矛盾了、西家邻里产生纠纷了,都爱找他说说。截止到目前,他已调解社区民间纠纷65起,其中,签订调解协议的33起,简易纠纷、即调即结纠纷32起。2013年7月份的一天,社区居民徐连智醉酒后到社区超市购物时,因为言语不和与超市的售货员吵了起来,双方互不相让,越吵越凶。超市就在社区警务室的旁边,听到吵闹声,闫明立即赶了过去,争吵戛然而止。他将徐连智劝到警务室,给他泡上一杯浓茶,好生劝慰,等徐连智醒酒了,他又把超市的售货员叫过来,指正双方的不文明行为,向他们讲明“和为贵”的道理。最后,徐连智诚恳地向售货员们道歉,售货员们也为此感到很惭愧,双方握手言好。
从警以来,闫明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社区度过的。期间,他把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化作为民解忧的一个个小小的举动,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从而架起了一座座警民沟通的连心桥,奏唱了一曲曲警民鱼水情深、千家幸福万家平安的凯歌。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