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诸城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 > 社会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山东三处遗址入围候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 山东三处遗址入围候选

2020-01-08 10:15:23 来源:山东商报

  苏家村遗址发掘现场

  苏家村遗址出土石刀

  1月3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36个项目作为初评候选项目入选。其中,山东有三处新发现入围,分别是日照苏家村遗址、滕州西孟庄遗址和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基层聚落、墓葬、器物等遗存的发现揭开了古时人们的生活面貌,也对当地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借鉴。 

  滕州西孟庄遗址:国内首现完整龙山基层聚落

  西孟庄遗址位于山东省滕州市界河镇西孟村南,在配合枣菏高速公路建设中,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遗址上揭露出一处结构清晰、保存完整的龙山文化小型围墙聚落,值得一提的是,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在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遗迹现象除个别战国和汉代墓葬外,其余均为龙山文化早中期。特别的是,发掘中发现的围墙、环沟、房址、灰坑、墓葬、窑址及大量柱洞分布组合极有规律,自成单元形成了围墙聚落。发掘领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梅圆圆介绍,“聚落的发展根据层位关系等可分为下层方形围墙阶段和上层圆形围墙阶段两期,且方形围墙基槽恰处于圆形围墙外侧环沟之下。”

  从具体分布来看,两期的聚落背部构造也不尽相同。早期的方形围墙阶段墙体没有保存下来,仅剩下地基部分,由基槽和柱坑构成,整体呈西北-东南向的正方形,面积近2200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基槽口发现了密集的柱洞,基槽底部下挖有柱坑,大部分柱洞都位于这些柱坑中。基槽内沿分布有一周柱坑,基槽内外各占一半,应为“壁柱”。据此,考古人员通过推测还原出当时方形围墙的建筑步骤。“当时的建筑步骤可能为:挖基槽——基槽底部深挖柱坑——栽埋柱子——回填基槽——再立‘壁柱’——修筑墙体。”梅圆圆说,南墙正中位置留有一处缺口,可能为门道所在。

  晚期的圆形围墙处于方形围墙内,面积约1100平方米。除形状和宽深尺寸稍有差异之外,其建筑方式、形制结构几乎完全等同方形围墙。而在围墙以内,考古人员发现并确认了房址34座,多为方形地面式木骨泥墙建筑,分单、双、三间不等,面积多为15至25平方米。

  整体来看,尽管西孟庄龙山聚落虽然面积较小,但却十分完整。“这对于了解龙山文化聚落的结构、解读龙山文化基层聚落中人们的生活、生业方式,从而为更完整地解读龙山社会,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梅圆圆说。

  大韩东周墓地:墓地事先经过规划

  大韩墓地位于枣庄市滕州市官桥镇大韩村村东。早在2011年底,大韩村遗址就被公布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认为是四五千年前龙山文化至汉代的生活遗址。2017年初,墓地发生盗掘,随后为保护文物,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17年至2019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墓地进行了全部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的墓葬群被清理出来。

  据项目执行领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一研究室副主任郝导华介绍,发掘中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195座,其中小型墓葬149座、大中型墓葬46座。这其中,大中型墓分为春秋晚期与战国时期,皆为土坑竖穴墓。特别的是,大韩村东周墓地出土的各种墓葬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总体成群、小范围成组。而这也并不是一个巧合。

  “墓葬布局以中间规格最高的墓葬M208和M57为中心,春秋晚期墓葬在内部,战国墓葬在外围。春秋时期墓道一般向东、个别向西,战国时期墓葬则向东、向西为主,一座向南。”据此,郝导华分析,墓地当时应为高地,四周有环沟的迹象,目前正在解剖,或为兆沟。总之,墓地埋葬是有规划的。”

  除了墓地本身的规划,墓葬中还发现有殉人和腰坑、随葬青铜器和陶器的情况。“春秋晚期的墓葬墓室皆分为椁室与器物箱(边箱),器物箱在椁室北侧或南侧,葬具多为一棺一椁,个别二棺一椁。”郝导华介绍,墓主人骨架多为仰身直肢,个别为俯身葬。“有的在椁下有腰坑和殉狗,椁室周围殉有1至10个殉人,墓主棺内一般撒有朱砂,器物箱流行放置殉牲的习俗,一部分放置车舆及马镳马衔等车马构件。”

  郝导华说,从墓室面积、棺椁、随葬品(用鼎数量)等分析,墓主人多为士一级贵族,一部分为卿大夫级别。“墓地里有十几对夫妇并穴合葬墓,而更多的则是单身墓葬。规格较高的 M208与M57为一对夫妇并穴合葬墓、或为一代国君及其夫人墓。”

  而从整体来看,墓地中大中型贵族墓葬文化因素呈现多样性特点。“首先,头向东、殉人多而延续时间长、设腰坑并殉狗等情况属东夷文化属性。既有其特有的特色又吸收了周边文化因素成为自己的特点。其中越国和楚国文化因素较浓重,体现了当时战争与整合的特点。”郝导华说。

  日照苏家村遗址:上千份浮选土样鉴定出稻粟

  苏家村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苏家村和刘东楼村交界处,北、西、南三面环山,东面向海。2019年以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日照苏家村遗址东南部进行正式发掘。

  经过发掘,考古人员清理出了房址48座,多数属于龙山文化时期。引起考古人员注意的是,在清理出的房址中发现了原地翻建现象。“苏家村聚落房址相对集中,保存状况普遍较差。从原地翻建的现象来看,房屋的大概位置是一致的,但是存在叠压和打破关系。这些房子的整体方向、面积大小、具体形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房址之间的叠压打破关系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不同时期的房子。”苏家村遗址发掘领队、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副教授宋艳波说。

  多次的原地重建是聚落房址中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但在此居住建房的人群之间的关系仍待进一步研究。宋艳波说:“这些人在这里居住,房子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这些房主人是什么关系,是爷爷辈传到爸爸辈再传孙子辈的传承关系,还是这里的人走了之后别人来到这个地方修整后重新建造,这个目前不好说。”

  整体而言,苏家村遗址不管是器物还是房址、墓葬的情况都符合龙山文化的特征,但同时也有着自身的遗址特色。“此次发掘了89座墓葬,都是单人葬,墓葬多使用木质棺椁。本次发掘最特别的是发现了8座石椁墓,其中2座石椁内部配有独木棺。”宋艳波说。

  同时出土这么多石椁墓在山东地区并不常见。“石椁墓是从哪里传来的?石椁墓和木椁(棺)墓的主人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他们是一群人还是两群人?这些人本身是否分等级?这些都是将来考古人员要研究的内容。”

  宋艳波介绍,在发现的墓葬中,一半以上没发现任何随葬品。少数出现随葬品的墓葬,其数量也差异较大,多的有40多件,少至1件。随葬品以鬶、甗、罐、鼎、豆、盘等陶器为主。而且,少数墓葬中发现了猪下颌骨和石器。“山东地区葬猪下颌的情况比较常见,大汶口文化时期多数采用此类形式,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在此前发掘的墓葬中有所证明。”宋艳波介绍,在发掘过程中采集上千份浮选土样,目前已经鉴定出水稻、粟和杂草的存在。“粮食作物的发现也为探讨鲁东南地区的古代人地关系提供了线索。”

  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存在于遗址早期阶段的一座水井以及一座窑址,关于窑址的作用,考古人员推测其用来烧制红烧土块。居住房址和死后墓葬的发掘,以及水井、窑等一系列与生产生活相关遗迹的发现,为复原龙山文化时期聚落的基本构成提供了重要材料。

  “苏家村遗址的发掘填补了鲁东南地区二、三级聚落的认识空白。遗址不同阶段大量房址和墓葬的发现,为研究遗址的聚落布局和聚落变迁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遗址石砌房基和不同时期石椁(棺)墓等遗迹的发现,对于鲁东南地区龙山文化的研究来说,非常关键。”宋艳波说。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朱丽锦

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

娱乐新闻



关于我们 - 诸城新闻 - 娱乐新闻 - 网站公告 - 版权声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鲁ICP备2021025553号-1  主管:中共诸城市委宣传部  主办: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技术支持: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诸城市融媒体中心  地址:诸城市和平街173号 邮编:262200 安全狗网站安全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