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学前教育,兹事体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老话就这么说。而且现代教育理念也早已经明确指出,3到6岁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会经历秩序的敏感期、情感的敏感期、数字的敏感期、身份确定的敏感期……因此,对处于这个成长阶段的孩子进行科学引导与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第二件事,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的三年内,学前教育的发展,国家决心最大、推动力度最大、发展成效也最为显著。无论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践、341亿元的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对学前教育教师实施“国培计划”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制定,不仅使得很多地区的“入园难”问题得到相对解决,幼儿园科学保教的水平也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
第三件事,尽管较三年前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与教育类型,学前教育仍然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学前教育长期被边缘化、财政投入长期不足、历史欠账严重、短期的巨大投入难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求。
而且,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投入结构不合理问题,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之间……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效率低,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扩大和质量提升。区域、城乡间学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依然严重。
“短板”还体现在教育理念上。部分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被“异化”为学前教育的功利化,体现为十分严重的幼教小学化倾向。孩子的个性与好奇心渐渐被磨平,取而代之的是个性被压抑之后的刻板和无助。
怎么办?除了进一步优化并建构合理的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结构、改革完善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之外,还要加快学前教育的立法工作。同时,继续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质量,在全社会尤其传达学前教育,科学施教的理念。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真的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往小了说,事关一个人在未来能否形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能否具有良好的探究力与创新力。往大了说,事关教育公平的大计与一代人的素质。因此,是否能够为全体适龄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机会,是否能够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科学、理性的教学理念,影响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一生,还有一个民族的未来。
补齐学前教育的短板,未来,路还很长。(赵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