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培彩在给老人喂饭
本网记者 王玮
南湖区朱家村476号,是冯培彩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一家民办养老机构。门庭开阔,卫生整洁,老人们怡然自得,是给人的第一感觉。冯培彩3年前筹建了这所养老院,服务宗旨写得朴素直白:“替儿女尽孝,为家庭分忧。”和服务宗旨一样朴素的,是冯培彩这个人。
找房子、置家具,2016年,冯培彩向民政部门申请创办养老院,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2017年10月拿到登记证书“诸城市南湖区湖东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招收自理老人、失能老人。民政局组织着他们到省内各地参加培训,冯培彩和丈夫仪明善的“养老”之路开始了。
最先入住的老人由朋友介绍而来,因为信得过,知道冯培彩是个铺下身子干事儿的人,实在。冯培彩把他们照料得很好,老人们在这里颐养天年,周围人都看得见。一次,冯培彩在路上遇见一位走丢的老人,她一边安排着老人在养老院先住下来,一边为老人寻找家人,一照顾就是十多天,人家登门致谢,她没要一分钱,虽然那时她处处需要钱;她还曾帮助一位拾荒老人办理了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后,冯培彩又自费为他缴了居民医保,从此,老人不必再靠拾荒维持生计,而是成为养老院小菜园的打理者,老人找到了“家”,找到了安享晚年的感觉。
冯培彩的名字,慢慢在四里八乡老人间积累起口碑。去年春天,冯培彩到皇华卫生院看望老人,这位老人逢人便夸冯培彩好,被一位刘姓孤寡老人记在了心里。端午节前,刘老汉来到养老院,颤颤巍巍把一张6000块钱的存折和将近1000块钱的零钱交到冯培彩的手里:“妹妹,我所有的钱都给你,你给我养老!以后我死了,这钱都留给你。”老人边说边哭……如今,这位曾经一年要住院八次以上的老人,在冯培彩的照料下,只需按时服药就可以了,卫生院的人听说了,也连连竖起大拇指。
老人的认可和信任,让她在“养老”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她之前只是简单遵从内心,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从来没有想过,“养老”这条路,真的不好走。
那年中秋节,冯培彩忙着养老院的事情顾不上回娘家看看,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就来看闺女,当她看到闺女一把屎一把尿地伺候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时,老母亲当场就哭了起来:“冯培彩,你快五十的人了,你干这个干什么?窝囊煞了,你缺钱花,我给你!”冯培彩笑着安慰母亲:“娘,总得有人干这个活,你闺女我就是干这个活的人,所有老人都是我的老人。”老母亲一看,非但不听劝,反而“执迷不悟”,一气之下抹着眼泪走了,第二天就召集其他几个闺女劝冯培彩“改行”。冯培彩只为他们撂下一句:“我现在过得很好,就算只有一个老人,我也干下去!”铿锵有力。
人前壮语豪言,人后默默承受,冯培彩从来没向外人说过,她的养老院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依靠儿子的工资维持,“我拖累了儿子,他现在还得月月为我还债,但是还是很支持我。”头一年,养老院连房租都挣不出来,但她不想降低服务标准,借钱也要好好干,“鸡肉羊肉牛肉缺不着,每月俺还能吃到海参,自己家闺女也就这样了!”老人们很知足,知道冯培彩拿他们当自家人。人家借钱为儿买房,冯培彩借钱投入养老院,有好几次,丈夫都要撂挑子不干了,出门打工挣钱:“冯培彩,你光有付出,不挣钱,你怎么干!”冯培彩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丈夫。有次两人闹得厉害,丈夫推着电动车就要走,“坚决不干了。”冯培彩扑通跪在地上,膝盖被划破:“仪明善,我一辈子比谁都要强、要脸,但从没求过谁,我就求你这一次,咱再坚持坚持!”闹归闹,两口子吵完架,丈夫还是像往常一样,为老人洗澡洗脚、清理脏物。冯培彩与丈夫和老人们住在一个屋檐下,他们房间的隔壁就是老人的房间和床位,方便照顾,有时候碰上哪个老人生病了或者新来的老人不适应环境,他们甚至陪着老人一个屋子休息。“我陪女老的,俺对象仪明善陪男老的。”两个善良的人,一家子善良的心。
养老院前前后后有十多位老人入住了,冯培彩还送其中两位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养老院被更多人知道,经营也慢慢稳定下来,冯培彩毕竟精力有限,她想着招聘几个护工,可始终确定不了合适人选:有的来了一看,还得伺候老人吃喝拉撒,撇下一句“一万块钱也不干”就走了;有的闻到排泄物的异味儿就忍不住要吐;有的坚持留了下来,又被冯培彩辞退:我这里不准对着老人大声说话。她和她的丈夫,陪着老人吃,陪着老人住,甚至自掏腰包为无儿无女的老人看病拿药,在她的生活里,这些老人就是她的家人,谁也不能冲她的老人呼来喝去。她对护工的要求近乎挑剔,她想,宁可自己累点,也别委屈了老人。有子女来看望家里老人的,看到老人身体健壮,脸上笑容多了,鞠躬向冯培彩表达他们的感谢,还为其他老人买来鞋帽、衣物……
这间位于城郊的养老院,虽然简朴,但什么也不缺,尤其不缺欢声笑语。天气热,冯培彩就去市场上买凉席铺上,老人们住得舒适;夏日黄昏漫漫,她在院里支上圆桌,切开西瓜,部队探亲回来的儿子陪着老人下下象棋;旁边的乒乓球室里还有几位老人在挥汗如雨……在这里,老人们过得富足,心安。
冯培彩和她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这就是家。
记者手记
且将慈爱付晚霞
冯培彩与养老院结缘纯属偶然。她养了几年貂,却赶上行情一路下跌,亏到血本无归。紧接着,她遭遇了一场车祸。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已过不惑之年,即将迎来知天命之年的年纪。这“天命”是什么?是让她停下忙碌奔波的脚步,按着内心所愿去生活?冯培彩思忖着,那她要办一家幼儿园,年轻时候就有的梦想,她喜欢孩子,还为此考了资格证。就在她决定付诸行动的时候,却因为一件事而彻底改变了主意——附近村里先后有两位老人,因独居,突发重病无人及时发现而离世,冯培彩受了触动:“养个孩子全家围着,养个老人怎么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也是孩子,我要办个老年‘育红班’。”
她没想到,传统养老观念使得很多子女面子上抹不开,不愿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更没想到,居然有人打老人的主意,把养老当成个“买卖”来干,争她抢她的老年资源,为的就是拿各类补贴。她原本以为,养老的事情很简单,后来却不得不感慨:“原来是自己太简单。”
时间长了,冯培彩对办养老院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作为一家个人养老院,她常常受到排挤,她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各家凭自己的服务来赢得老人的青睐,让老人有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利,安度晚年,而不是将“养老”变成一门生意。
种种因素制约下,头一年,她连房租都挣不出来。但她耳闻目睹了些老年人无人照料的悲剧,仍旧坚持将这条路走下去,她改变不了什么,但她可以付出自己的努力,一个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初心。
“吆,冯培彩这个娘们儿厉害,有心眼子,会钻国家空子,弄共产党的钱花,办养老院国家补贴很多呀……”这是外人的闲话,冯培彩听了,偷偷抹眼泪,别人可以不理解她,但不能这样辱她人格。她很少对外宣传她的养老院,多数时候只是在朋友圈里晒晒老人们在养老院的娱乐活动,因为缺钱,也有人给她出主意:“你多宣传宣传,联系联系爱心人士捐点生活用品也好,也能减轻一些负担。”她不肯,怕别人说闲话,觉得她冯培彩办养老院“动机不纯”。但她很希望能得到一些医疗机构的支持,毕竟,老人们上了年纪,求医问药的时候多了。
冯培彩的养老院至今仍旧在亏本运营着,她毫不讳言,她做“养老”不是慈善事业,这也是她的收入来源,但她敬老、爱老,不曾改变。她坚持、等待,等待着更多人养老观念的变化,也等待着自己的用心与真诚能让更多人知道,从而选择她的养老院。
这个开朗健谈的农村妇女,多少困难面前她咬紧牙关带着笑,却常常为听到哪里有老人得不到照顾而流泪,她说这是人的本性。如今她外出学习,最牵挂的就是养老院的老人们,她手机里存满了他们的照片,有空就拿出来看看,边看边笑边流泪。
很多亲戚朋友见了冯培彩,都劝她换个“体面”的工作,她坚决不同意,在养老院伺候好老人就是她最大的追求。你问她图个啥?她也说不上来。沉默许久,她的眼圈有些发红:“我一想到空巢老人的空虚与孤独,心里就难受……”“希望我们所有的老人都像孩子一样快乐的生活,每个老人身边都有人陪伴。”
1 条记录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