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走进兵团学校校园。图为三坪农场学校的剪纸展示。
2017年2月,山东省新一批对口支援兵团的55名援疆干部人才抵达新疆,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工作的帷幕。近年来,山东援疆干部人才聚焦立体组团、打造山东印记,走出了一条符合兵师需要、适应团连要求、富有山东特色的高质量援疆之路。
打造带不走的队伍
7月1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教育局组织了第三期以“援疆相伴齐鲁行 访学寻根共圆梦”为主题的夏令营访学活动,52名学生远赴济南、临沂、日照、青岛、曲阜等地参观访学。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是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他们的心里,我相信多年以后一定会开花结果的。”西山农场学校带队教师任文秀说。
如夏令营访学活动一样,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在教育援疆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出各式各样、因地制宜的教育援疆新模式。
“我们立体组团推进教育援疆,打造带不走的队伍,建成启用了省对口支援兵团第十二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心,以‘1+5’立体组团援疆模式,建立鲁疆教研、教学联动机制,通过‘同课异构’‘互动教研’等多种方式,高效实现鲁兵两地、师团学校教学同步研讨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山东援疆干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教育局副局长冯天晓说。
今年6月18日,鲁疆友好学校合作共建研讨会召开,这是山东省支援兵团教育援疆品牌项目“互联网+同步课堂”开展以来,两地结对友好学校20余位校方负责人的首次会面。此前,十二师各级各类11所学校与青岛11所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共同开展了“互联网+同步课堂”,让鲁疆两地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今年3月18日,山东援疆教师张国栋为十二师中学捐赠了2000册国学经典图书。此前山东援疆教师张海山“牵线搭桥”的一批传统文化书籍则来到了西山农场学校。
“我们学校从2014年开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一直存在教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及教学经验欠缺等问题。这批书籍就像‘及时雨’,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加快了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进程。”西山农场学校校长缪俊青很是感激。
为提升十二师校园育人环境,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启动实施了“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将中国传统文化、齐鲁文化、新疆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在头屯河农场学校建成孔子文化广场和齐鲁文化主题园;在三坪农场学校基本建成“护佑圆梦、向上的力量”大型主题雕塑等。
健康送到家门口
“对口支援兵团第十二师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新增对口支援领域。刚开始,无资金、无项目,我们一直在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中前进。”回想起刚来时的情景,山东援疆干部、十二师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卢钢感慨道。
“我们结合十二师群众的需求,根据现有专家人才规模现状,在各受援团场均建设了‘山东医生工作室’,作为开展‘卫生援疆微组团’活动的主阵地。”卢钢介绍,“卫生援疆微组团”优质服务模式,改变了之前“单兵作战”状况,攥指成拳,使山东卫生援疆专业涵盖面更广了、服务能力更强了,全面提升了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多年来,十二师援建的5个团场医院均以提供常见病诊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存在方向不明确、特色不明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援疆医疗专家积极策划建立联合会诊机制,开展“微组团”活动,专业涵盖了心血管内科、内分泌、肿瘤、两腺、中医、肛肠、妇科、影像等,遇到复杂病例,及时启动联合会诊,医生多点执业,实现了“医生围着病人转,病人不动医生动”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了受援团场的医疗服务能力,让受援地群众切实体会到了“山东卫生援疆”红利。
自2017年2月以来,共有两批32名援疆医生在十二师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其中第一批已于去年8月顺利完成任务返鲁,目前还有16名援疆医生在十二师继续工作。
最美支边人物
2018年9月,山东省选派15名乡镇干部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挂职,参与团场综合配套改革、设区建镇、招商引资等工作。孙义就是其中一员。
孙义介绍,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他和同事们积极谋划,充分发挥团场区位优势、交通优势,积极牵线搭桥,邀请20余家企业来农场参观考察,达成多项投资合作意向,成功签约3个物流项目、1个工业实体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
在兵团,孙义工作之“拼”是出了名的。为规范资金管理,根据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党委统一部署安排,孙义承担起《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财经管理制度汇编》的编纂、审核工作。为此,他主动放弃元旦假期,甚至带病坚持工作。
今年7月,因援疆期间的出色表现,孙义被评为全国“最美支边人物”。
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管理组在援疆干部人才选派数量上、对接需求精准选派上、基层干部教育精准培训上都走在了前列。目前,山东省对口支援兵团干部人才数量由55名增加到130名,平均年龄40岁,本科及以上学历112名,已成为支援兵团省份中干部人才数量最多、年龄学历最优、发挥作用成效显著的援疆团队之一。